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践,他以卧薪尝胆的坚韧精神,经历了十年磨砺和教训,最终成功复仇,彻底击败了世仇吴国。随后,勾践率领军队北渡淮河,与齐、晋等诸侯在徐州会盟股票在线配资交易所,向周王室进贡。周王室特派使者赐予厚礼,并敕封他为伯爵。勾践胸怀中原,为求与各诸侯和睦相处,将淮河以南的土地分给楚国,将吴国侵占的宋国土地归还宋国,还将泗水以东的一百里土地赠予鲁国。那时,越国军队在江淮以东横行无阻,诸侯纷纷称颂,越国由此稳坐霸主之位。
这一时期恰逢春秋向战国的过渡,作为春秋末期最后一位霸主,越国自此迈入战国时代。那么,为何这个曾经强盛的国家未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呢?
事实上,在战国初期,越国依旧是区域性强国,拥有春秋霸主的底蕴。其势力范围极为广阔,北抵齐鲁,东临大海,西及今日的江西和安徽,南方则以今江浙为基本盘。勾践称霸之后,积极向中原扩展势力,将都城迁往北方琅琊,以便更好地参与中原事务。作为霸主,他参与调停列国纷争,惩治无道者,并为流亡的诸侯提供庇护。
展开剩余78%勾践逝世后,其后代继承了霸业,努力维持越国的强盛。继勾践之后,依次为其子鼫舆,鼫舆死后其子不寿继位,不寿死后翁继位,翁死后翳继位,翳死后孙子错枝继位。错枝被废,其叔之侯(翳之子无余)继位,无余死后其子无颛继位,无颛死后弟弟无彊继位。
墨子曾评价:“天下好战之国,有齐、晋、楚、越四国”,指出战国初期四分天下的局势。越国曾多次攻灭北方小国,甚至讨伐齐国,可见其在战国前期拥有与中原列国抗衡的实力。
然而,在战国激烈的兼并战争中,越国未能巩固自身阵脚,战略失误加剧了其衰落。越国内部连续不断的内乱严重削弱了国力。勾践之后,越国发生了三次弑君事件,王室动荡不断。在勾践孙子不寿时期,不寿之子朱勾弑父篡位,称越王翁。越王翁登基后,改变了勾践时期和睦诸侯的方针,采取强硬政策,成为越国兵力最盛的时期,但弑君篡位也引发了持续的内乱。
越王翁去世后,越王翳继位。在其在位的三十六年间,弟弟豫为夺权连续杀害三位王子,又教唆越王翳除掉太子诸咎,遭拒后太子起兵反叛,围攻王宫,弑父称王。然而此举激起朝野反感,太子被杀,越国陷入更深的混乱。
吴地越人拥立太子诸咎之子错枝为王,错枝不愿称王,躲藏于洞穴,后被臣子用烟逼出,被迫登基。因错枝由吴地势力扶持,越人不满其被吴人操纵。两年后,越国大臣率军平叛,杀死豫,废错枝,立其叔无余继位。
越王无余在位十年后被大臣弑杀,其子无颛继位。如此连续的内乱使越国政局混乱,民生凋敝,国力大幅衰退,逐渐走向没落。
与此同时,吴国旧势力的复辟也动摇了越国的统治根基。勾践迁都北方琅琊,旨在拓展中原势力,但面对齐楚两国日益强大,越国感到力不从心。此时,南方吴地的亡国旧贵族蠢蠢欲动,意图复仇,令越国在中原争霸受阻。南方是越国的根基,必须保持稳定。于是,越王翳时期被迫将都城迁回旧吴国故地,以震慑吴人复辟势力。
都城南迁使大量北方越人返回江南,越国在北方的实力大为减弱。琅琊虽仍为北方副都,但作为进军中原的桥头堡作用显著下降。越人南迁不仅削弱了北方的控制力,也使得从南方向北方调兵遣将和物资供应面临长距离运输和种种困难。
到了越王无颛时期,国家衰落趋势难以扭转。为挽救颓势,无颛将都城从吴地迁回越国旧都会稽,希望凭借故乡的亲缘关系恢复团结与力量。
然而,战略上的失误依旧频出。越王无彊继位后,虽志在恢复祖业,却未能效法勾践的卧薪尝胆和积蓄实力,而是带领越国匆忙参与列国征战。他将攻击目标锁定了北方强国齐国。
此时齐威王正当政,派使劝说无彊不要攻齐,而是趁楚国在中原交战,趁机攻打楚国。无彊被说服,转而进攻楚国。齐国轻松将矛盾引向楚国。
越军进攻楚国,正中楚国下怀。楚国趁机反击,大败越军,无彊本人阵亡沙场。无彊的雄心壮志被齐楚两强玩弄于股掌,沦为他们争霸的棋子。
无彊死后,因未指定继承人,其子各自称王,分裂国家。越国在战国中期便被自身肢解,名存实亡。
综上所述股票在线配资交易所,越国未能跻身战国七雄,主要因国家频繁内乱导致国力急剧衰退,失去参与中原争霸的实力。同时,战国中期的分裂更使越国早早退出了争霸的舞台。
发布于:天津市象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