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安全指数网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已于近日正式生效。从英国到巴西,从瑞士到南非,全球主要经济体几乎无一幸免。妥协的,被加10%—15%。强硬的,被加25%—50%。可偏偏,中国成了名单上唯一的“空白”。这一幕,被不少外媒形容为“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抡空了”。更微妙的是,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也判若两人:对别国,极限施压、倒计时、最后通牒;对中国,却只剩一句“相信能达成惠及两个伟大国家的协议”。美媒调侃:那个怼天怼地的特朗普,终于在中国面前学会了“客气”。
那么,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特朗普的关税战,又为何把“唯一赢家”的剧本塞到了中国手里?仔细看白宫公布的税率表,中国之所以不在其中,并非美方“手下留情”,而是中美谈判单开了一条赛道。有媒体透露,中美磋商框架与节奏,完全独立于其他国家。换句话说,当特朗普用“一刀切”的关税清单逼各国站队时,中国用“战略模糊”把皮球踢了回去:不谈则已,要谈就另起炉灶。而这背后,是中国手里的三张牌。
第一张:市场牌。14亿消费者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身份,让“脱钩”成本几何级放大;第二张:产业链牌。从稀土到新能源,全球中高端制造绕不开中国;第三张:政策牌。RCEP、一带一路、本币结算,提前把外部冲击的“减震器”装好。可以说,这三张牌打出去, 不管是特朗普的25%或者50%关税,都瞬间失去了“致命一击”的威力。当然,必须承认,中方反复强调的“关税战不会有绝对赢家”仍是事实。对美出口企业一度承压,部分产能被迫外迁。但“相对赢”的窗口,恰恰出现在中美博弈的三重错位里。当美国在选举周期里左右摇摆,中国已经用五年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当美国想用关税“召回”低端制造,中国却在向上游高附加值环节冲刺。而当特朗普把关税大棒砸向盟友,中欧、中英、中非趁机抱团取暖,中国顺势把朋友搞得多多的。于是,同样的关税壁垒,在美国成了“自我孤立”,在中国却成了“战略腾挪”。从这个角度来说,既然中国掌握了更多主动权,接下来更要稳住节奏。至少在我看来,北京不妨亮明“三不”底线:不对等开放——美方要求金融、数据、农业一步到位,那就用“对等+阶段性”对冲;不牺牲第三方——任何协议都不能拿“一带一路”伙伴当筹码;不接受追溯性关税——过去加的税,必须清零后再谈新增让步。
只要这三条红线守得住,无论 2025年白宫姓什么,中国都能把战略优势转化为长期红利。总之,特朗普的关税战,像极了用一把钝刀砍全球化这棵大树。树还没倒,刀先卷刃。中国之所以被外界称作“唯一赢家”,并非因为我们喜欢贸易战,而是在别人手忙脚乱时,我们提前练好了内功、布好了局。所以,下一轮谈判,中国不必急着“赢”,只需继续让对手“输不起”。毕竟,时间站在制造业最完整、市场最广阔、政策最连贯的这一边。
参考资料:
美国“对等关税”生效 多方反对【央广网】
美国对巴西、印度分别加征50%关税配资安全指数网,两国向世贸组织提出磋商请求【金融界】
象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