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和特朗普要在阿拉斯加碰头了我要配资,这事一传开,有些人坐不住了。
伊朗那边高层心里直打鼓,为啥?他们最怕俄罗斯扭头跟美国走近了。
要是那样,伊朗的日子可就真难过了。
所以你看,伊朗官员这两天说话都带着刺,听着怪别扭的。
普京和特朗普即将在阿拉斯加见面,现在最紧张的除了欧乌之外,还有一个国家:伊朗。伊朗高层明白:一旦俄罗斯倒向了美国,那伊朗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伊朗高层开始有些阴阳怪气了。
来自中东的最新消息,数小时前,伊朗最高领袖顾问韦拉亚提指出:“就算未来俄罗斯不再对德黑兰提供帮助,伊朗也不会允许美国来控制赞格祖尔走廊!”
从韦拉亚提的话来看,伊方对俄罗斯已经开始有些不信任了。
8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将飞越北极,抵达美国阿拉斯加,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这不仅是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还是自2019年以来,俄美元首首次在美国本土举行面对面会谈。这场闪电外交的背后,藏着三方博弈的刀光剑影。
普京在此刻跨过白令海峡(最窄处仅88公里),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妥协。
普京与特朗普,这对风云人物真要见面?全球神经紧绷。这可不只是一场会谈,更像是一面棱镜,映照出大国间脆弱的平衡,联盟的算计,以及无休止的野心。
最先感受到寒意的,并非只有乌克兰或欧洲。远在德黑兰,一种混杂着担忧与不满的情绪正悄然蔓延。伊朗高层心里清楚,一旦美俄关系实质性缓和,俄罗斯这个重要的战略支点将不再可靠。他们的地缘处境,无疑会急转直下。
这份不安,从伊朗最高领袖顾问韦拉亚提的公开表态中可见一斑:他一面强硬宣称,即便没有俄罗斯,伊朗也绝不容许美国控制赞格祖尔走廊。另一面,这番话语也暴露了德黑兰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依赖与不信任。
这种尴尬,源于伊朗自身的一次战略误判。俄乌战事初起,莫斯科曾急切地想与德黑兰深度绑定,甚至提出建立涵盖尖端军事合作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然而,当时的伊朗对俄罗斯能否扛住西方的全面制裁心存疑虑,生怕引火烧身,在2024年续签的合作条约中选择了模糊和保留。那份被外界形容为“不痛不痒”的协议,想必让普京感到了一丝心寒。
谁曾想,时局变幻如此之快。随着2024年伊朗与以色列冲突爆发,次年又遭美军空袭,德黑兰才猛然惊觉,来自俄罗斯的庇护是何等重要。
一些伊朗人甚至开始羡慕起朝鲜,认为平壤正是凭借一纸“有难出兵”的互助条约,才换来了美西方的战略克制。可是,当伊朗幡然醒悟,想要重新拉近关系时,普京的视线,早已越过了中东,投向了更广阔的棋盘。
此刻的普京,正忙于筹划与特朗普的潜在对话。俄罗斯已然走出了最艰难的时期,手中有了更多主动权。对于这次会面,俄方姿态谨慎而沉稳,官方口径是仍在“评估对话前景”。但另一边,华盛顿却早已按捺不住。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宣扬:“是俄方主动要求见面的!”这种略显夸张的得意,将特朗普团队的兴奋衬托得淋漓尽致。
特朗普本人对这场会晤的渴望,几乎毫不掩饰。这位美国前总统对普京的“硬汉”形象素来抱有某种特殊情结,毫不吝惜公开赞美。
在他看来,普京在俄罗斯国内享有的崇高威望与强大控制力,正是他自己孜孜以求的政治图景。因此,当机会降临,特朗普仿佛是偶像主动邀约的粉丝,不仅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分享给英国、德国、芬兰等国领导人,还明确划定了游戏的边界。
他计划中的会谈,将是仅限美、俄、乌三方的闭门会议。这意味着,那些在俄乌冲突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武器的欧洲盟友,将被“客气”地请出谈判室。这种“通知你一声,但你别想参与”的做法,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在特朗普的棋盘上,欧洲盟友不过是需要被告知结果的配角。
特朗普之所以急于促成此事,背后是他打造“和平总统”历史定位的强烈执念。他甚至将解决乌克兰问题视为自己第二个百日任期的核心目标。这不仅是为了兑现竞选承诺,更是基于现实的经济考量。
作为一名商人,他比谁都清楚,美国作为乌克兰最大的金主,持续的战争消耗无异于慢性失血。若能成功调停,不仅能在政治上得分,还能将俄罗斯从对手阵营中拉拢过来,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议程扫清障碍。
在这场纷乱的博弈中,一个通常被视为稳固的结构——所谓的“中俄伊铁三角”——正显示出内在的裂痕。俄伊之间的嫌隙已然公开化,而普京与特朗普的互动,则可能让这条边彻底松动。讽刺的是,当两边的关系都出现变数时,它们不约而同地望向了同一个方向:中国。
此前曾有传言,北京有意借抗战胜利80周年的契机,为美俄领导人搭建一个会晤平台。普京访华出席阅兵已是既定日程,但特朗普似乎等不及中方的“慢工细活”。这位前总统派出的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先行一步飞往俄罗斯与普京密谈三小时。这次被美方称为“极富成效”的会晤,很可能就是催生那场“俄方主动”会谈的真正源头。特朗普绕开了潜在的协调者,选择了商人式的直接出击。
尽管如此,无论是莫斯科还是德黑兰,在关键时刻对中国的依赖却丝毫未减。普京在处理俄乌局势的紧要关头,会主动致电中国通报情况,寻求一种战略上的底气。而伊朗,每当与美国的谈判出现新动向时,也总会派人前来北京沟通,听取建议。他们对中国的信任,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的立场则始终如一:不支持战争,但在他国面临外部入侵时,支持其维护国家主权。对于正在变局中寻找自身位置的俄罗斯和伊朗而言,这份稳定而有分寸的支持,已是难能可贵。
眼下,各方都在等待。等待美俄之间能否就短暂停火达成共识,这不仅是三方会谈的门票,更是棋局走向的关键一步。等待伊朗是否会与美国在挪威开启另一场间接谈判。牌桌已经摆好,玩家们各怀心思。
旧的联盟正在被重新审视,新的组合正在暗中酝酿。这场围绕和平名义展开的角力,究竟会导向真正的和解,还是仅仅是下一轮更大规模摊牌前的序幕?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暗示“领土交易”?普京特朗普为何选在美国阿拉斯加会面》我要配资
象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